第312章 不是艺术!(3/4)
,直到最后基本上所有人都举起了一只手,至少从苏牧野的角度来看是这样的。
要换做其他的老师估计这会儿脸色会不怎么好看,不过斯内克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脸色已经是最难看的层度,竟然没有任何的变化。
对于这种情况斯内克任然是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等所有人将手放下去后他才继续道:“接下来我会给你们说明一下今后课程的大概方向,刚才举手的人希望你们能够在本周内和引导老师再次沟通,在明白课程内容的情况下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
他这话一说完苏牧野就感觉身边出现了一堆名叫“怨念”的情绪,估计自己下一次来上课时、这里就只剩下自己了吧......应该不会吧?
和罗斯凯尔不同,斯内克的讲课方式就是最原始的语言加文字,这让苏牧野想起了自己曾经的班主任老师,那个除了提高音量和打手板外没有其他教育技能的班主任。
好在斯内克讲述的内容比当时苏牧野需要忍受一个小时的东西不同,至少是现在的苏牧野感兴趣的东西。
斯内克讲述的东西显然不是艺术或者哲学方面的“我与世界”,而是字面的那个意思、人与这个世界之间的一些关系,准确的说是人是如何感知这个世界的。
从眼睛的看、耳朵的听、鼻子的嗅、再到皮肤的触摸,最后就是很多强大职业者所具备的特殊感知方式、心感。在苏牧野看来最后一点颇有一些第六感的意思,如同他曾经在某个武侠电影中听过的一句话“金风未动蝉先觉”。
这些感知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维度向作为主体的“我”诠释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我”从小到大所认知的世界。
不过斯内克却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这些感知方式在某种条件下、有意识的改变感知的结果,那么“我”所了解的世界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
为了研究这个假设下的结论斯内克走访了许多先天、后天致残的人内、莫斯利安人、高里人,然后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描述进行了汇总、比对,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并不是“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世界”,而是“同一个世界,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这两句话初听起来不就是同一个意思吗?不过苏牧野在慢慢咀嚼了一会后就发现了这其中不同的地方。前一种可以理解为在现有条件下的被动感受,但是后一种就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种有意识的主观改变。
比如对颜色的感知,正常人眼中的“红色”就是红色、“绿色”就是绿色;但是如果你从小就告诉一个孩子,他眼中的“红色”是绿色,他眼中的“绿色”是红色,那么同样的东西在不同孩子的眼中就有了不同的定义,但是这这种定义是无法用恒定的对错去判断的,因为这两种概念在不同的两个孩子心中......都是“真理”!
这种不同的讲述数方式让苏牧野心中有一个东西在不停的四处乱撞,似乎触摸到一个新的天地、但是又被隔绝在一层什么东西外面。
当斯内克说出“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我希望下次这里出现的是应该出现的人。”时,苏牧野才发现一早上的课程竟然就在这“转瞬间”结束了,在苏牧野的感知中甚至仅仅过去了几分钟不到的样子。
下面一帮已经忍受了一早上的小家伙们顿时如同大赦,记得礼仪的还会记得向斯内克行礼后再离开,至于那些已经憋坏的家伙则是直接转身就跑掉了。
绕过自己身前的几个家伙,苏牧野几步跨到斯内克的面前道:“斯内克老师、我......我有一个问题、就、就是......”
苏牧野的双手在身前比划了几下,嘴也是张了又张,不过那个一直在自己脑中旋转的问题却怎么样也说不出口,那是一种明明知道却说不出来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不正常快递】最新更新章节〖第312章 不是艺术!〗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11/21199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