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训媳(上)(2/3)
房氏本来满怀希望,结果一盆冷水泼下来,整个人都懵了。心心念念都是:为大女儿说亲怎么这么多坎坷,难道大女儿嫁不出去了,这辈子要老到家里?担心大女儿终身是一回事,可更害怕其他的子女声明上也被拖累了!尤其是小女儿静妍……她将来进了宫,面对的该是多么艰难的情况啊!
想到这里,房氏忍不住以泪洗面。写了一封长长的信笺给丈夫,诉说她有多么担忧。顾祈恩则回了同样长的信笺,宽慰并劝解妻子。来回几次后,房氏渐渐放宽了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儿子小儿子身上——丈夫说得对,只要儿子功名上抓紧,鱼跃龙门后即便有一二小小的不如意也瑕不掩瑜。
一遇到静媛的事情就处处不顺心,房氏已经心力交瘁,加上她不是没努力,而是努力也没有用!心底慢慢动摇了,渐渐有了放弃这个女儿的意思。
顾静媛敏感的察觉房氏的态度,疏离,淡漠,不似以前看着她就皱着眉,挑剔的这也看不过眼,那也看不顺眼极品包租哥。她心中明白房氏这是要远着她了,可是心里没有一点难过。反而十分轻松——早点这样不就好了吗?你不难过,我也不难过,大家都好过!
光阴匆匆,很快进入了永安五年的八月。
这个月,皇家终于没频频大动作惹得百姓议论纷纷了。而顾家……则陷入了一阵忙乱之中。先是不请自来几位亲戚。
一是刘家,高雪雪带着儿子来看望兄长,得到翁氏的热情欢迎。刘家已经安排好了,所有家当、关系都搬过来——包含刘一手还在世的七个姑姑,以及她们的一家老小。这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只要刘一手是顾祈恩的亲外甥,七个姑姑就不愁在京城饿死。所有人都信心满满,要在京城干出一番事业。翁氏正是缺乏人手的时候,自家人不信任,还能信任谁去?也就慷慨的许诺,必要时候给予帮助。
再就是王家。这王家,说起来跟高家渊源可深了,是高老太的母亲的娘家。瘟疫过后,高老太几个哥哥都没了,只有一个过继给舅舅的小哥哥还在。王家算是高老太最近的娘家人,跟原高家二房的血缘关系很亲。上门的是两个辈分不高的妯娌,跟顾祈恩一辈,只是形容畏畏缩缩,一副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的样子,房氏招待了她们一盏茶,问了几句情况,就打发她们走了。
顾静媛是个有心人,她想起高老太过世之前,把八百亩田产都给了她。虽然真的到她口袋的不多,但高老太对她的心意不能遗忘。前世今生,她都是别人对她好一份,她还两份;对她不好五分,她还十分的性格。如今,也只有王家是高老太最亲的娘家人了,念着这份情分,照顾一下王家,怎么了?
地位的变换,眼界也不一样了。王家最需要的还不是钱财之类的,而是跟顾家这门亲事不断。她需要付出的又不多,加上身为女儿不需要帮扶太多,顾静媛思来想去,觉得她母亲不乐意帮衬穷亲戚,好么,她来!
怎么说,她也是高老太的嫡亲的孙女。
光她不够,她还拉着小宝,以及深受高老太照顾的婶娘小沈氏。打探到王家的落脚处,几个光明正大派了马车,去了王家,看了王家一家老小。获得的那个热情啊,比翁氏欢迎高雪雪还深。
顾静媛的马车前脚离开顾家,沉默忍耐了许久的二老太爷终于命人把他长子叫来。
夜深之时,二老太爷看着一脸胡须的长子,还有恭敬柔顺的儿媳妇,讥讽的笑,“你倒是孝顺。守着你娘的坟墓,三年后天底下都知道你是孝子了吧?你爹我都没去,比起你来,差太远了!”
顾祈恩听父亲语气不善,且除了怀疑他主动接触顾家本家外,父亲从来没有说过这等重话,连忙跪下了,“父亲这话从何说起,儿子担不起。”
“你担不起?我说几句重话,你就担不起了?看你们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地主婆的发家史】最新更新章节〖第六十章 训媳(上)〗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74/17481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