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放粮(2/3)

降下,洛城及其附近也没有十过雨。不但密布的河道现在已经几近完全断流。城中的井水的水位也渐渐低到了快要触底的位置。

时常去山上采药的药童,现在也不怎么去采药了。说是山上的山泉也干涸了不少。土地都因为干旱而龟裂了,草药和野菜要不就干死了,要不就被难民们给挖干净了。几座本就不算太高的山头上几乎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饥饿的难民们糟践光了。

这种形势的日益恶劣,随之而来的是粮价越来越快的走向高,即使是如此也常常买不到粮。因为粮商们担心旱情还会继续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将粮全都放出来卖了。现在附近地区的粮食已经根本就没有了,全靠从北面调运。而因为流民越来越多,粮的的队伍也越来越大,

现在就是派再多的护卫也是运不进来粮食的。现在城外施的赈济粥,也由原来的插筷不倒,渐渐变成了清可照人。虽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是饥饿难忍的难民们已经越来越不满,开始有蠢蠢欲动的迹象。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城内官兵们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些越聚越多的难民们已经成为了洛城头上悬着的剑,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不少洛城内的人因为这样的压力,也开始举家向北迁,去更北的地方逃难。

接下来的日子,璟瑜发现无方真人越来越愁眉不展,在教她辨药时越来越心不在烟。璟瑜无可否认的是无论这位便宜师傅是怀着什么样目的,他对这些受难的灾民到底还是有些悲悯之心的笔战乾坤。

对此情形,璟瑜一时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她的空间里虽有一个广阔的大湖,有着数十座粮仓的粮食,却偏偏苦于没有机会能够名正言顺的拿出来。粮食不像掺灵泉水那么不显眼,还特别是在这个时候。

终于一天她无意间听到无方真人跟郑老爷在商量从洛城撤离的事,这个消息让她大惊失色。因为这意味着祭庙已经决定要放弃城外那数万的难民,和这城内无力远逃的平民。她几乎无法想象一但再没人在城西外赈济施粥。会有怎样可怕的后果。那些难民们会如何对待这城里的人,已经无须想象了。

得到这个消息的璟瑜开始不顾风险,在夜里给秋燕弄笛等院子里的人下了一种莫妍新研制出来的迷药,之后再借助空间和莫妍的帮助潜出了郑府。依靠莫妍的记忆摸到了神庙和州府早已空空如也的粮仓内放置了大量的粮食。因为凭空出现这么多的粮食,还无人发现,怎么样都无法有个合理的解释。所以璟瑜索性将这件事往更加神秘离奇的方向去办。

她冒险的在郑老爷和府衙的书桌上放置了两封由莫妍写的信,采用的信纸是莫妍留在空间别墅内的一种印刷花信纸,写字的笔是一种叫荧光笔的尖细笔,写出来的字是一种璟瑜从未见过的荧绿色。在每张信纸上,还压放了一种跟玻璃一样透明的被莫妍称作塑料矿泉水瓶的瓶子。里边还装了整整一瓶的灵泉水。

原本她还想着将空间内的湖水移一些放到城内的水井里,但莫妍却告诉她这样的效果不大。因为地下水都是相连通的,她就算放水也起不到多少作用。她这才暂时的打消了这个念头。

果然如她所预料的那样。第二天一大早,郑老爷就十分激动的跟着无方真人匆匆出了门。下午给璟瑜授课的时候,无方真人那早已久不见笑容的脸上有难掩的笑意,他将这件“奇事”也告知了璟瑜这个越来越让他满意的小徒弟。

用他的说法,这是天神的恩赐。是天神的怜悯,是天神对他们近来赈济行动的认同。在说到这些时,璟瑜能够清楚的看到他脸上对“天神”的狂热较之以前又更加炽热虔诚了许多。这样的结果虽然也早在璟瑜的预料之中,但到底还是让她有些警醒。

尤其是在听到他十分遗憾的说若不是那封“神书”上明确有交待,不得将此事以任何形式流传出去,他还真有意借着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璟瑜】最新更新章节〖第九十七章 放粮〗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174/174777/73.html